【倫常慘劇】(1)輪候宿舍苦等12年 政府支援未到位 照顧嚴重智障者 家庭壓力爆煲

去年(2023年)10月初黃大仙發生一宗倫常血案,龍蟠苑龍璣閣一名53歲婦人疑因照顧患自閉症和智障的孖仔壓力爆煲,涉嫌以利刀刺傷兩子腹部後自殘受傷。

這是繼秀茂坪邨去年9月一對智障中年兄弟,因其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母親入院多月而懷疑在家中餓死後,連續第二個月發生有關智障人士的悲劇,繼而引起社會嘩然,並再次帶出一個疑問,政府就智障人士的支援是否未到位?

有弱智人士家長抱怨,香港不論政府資助宿位還是日間服務都「不是很理想」,亦質疑近期發生多宗與弱智人士有關的倫常慘劇,是否因為社會福利署各種服務欠缺了連結所致。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主席黃偉雄表示,當局就智障人士宿位不足問題沒有做好規劃,理所當然地沒有一個可以執行的計劃,支援政策方面亦有待加強。

文:Mike    圖:Ian Wong、Yuki

秀茂坪邨去年9月發生雙屍命案,一對智力有問題的五旬兄弟,疑因年邁母親入院失去照顧在家中餓死。
秀茂坪邨去年9月發生雙屍命案,一對智力有問題的五旬兄弟,疑因年邁母親入院失去照顧在家中餓死。

 

據報道,黃大仙鑽石山被揭發的倫常慘劇,涉事家庭為社工跟進個案,受傷的孖仔同患自閉症並有智障問題,就讀石硤尾一間特殊學校並住宿舍。母親曾中風及患有憂鬱症,數年前開始有自殘傾向,早前亦曾向社工透露「想同兩個仔一齊死」。

香港典型「照顧者悲歌」

孖仔因將年滿21歲,因而須遷離宿位,去年7月才剛剛搬回家居住,懷疑母親因長期照顧心力交瘁,導致壓力爆煲,做出傷害兒子的行為,再以刀刺腹自殘,幸好丈夫揭發事件報警求助,3人送院治理後並無生命危險。

該名母親因涉嫌「傷人」被捕,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高度關注事件,又強調社署會繼續跟進兩兄弟情況。這宗案件亦成為了香港典型的「照顧者悲歌」。

智障人士一般自小入讀特殊寄宿學校,18歲畢業後最多可延至21歲就必須離開學校,如果家人有照顧困難,可以申請社署資助住宿服務。惟截至2023年6月,嚴重和中度弱智人士宿舍、輔助宿舍及長期護理院,均有超過2,000人輪候;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平均需要輪候超過150個月,即12年半;中度弱智人士宿舍亦要等超過140個月。智障人士照顧服務若未能直接銜接,便需要回家與家人居住,因而發生許多家庭問題。

離開宿舍面臨生活巨變

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主席黃偉雄表示,當局就智障人士宿位不足問題沒有做好規劃,理所當然地沒有一個可以執行的計劃,支援政策方面亦有待加強。
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主席黃偉雄表示,當局就智障人士宿位不足問題沒有做好規劃,理所當然地沒有一個可以執行的計劃,支援政策方面亦有待加強。

黃偉雄分析,智障人士畢業回家後遇到的難題「非常多」,生活模式、家人照顧等統統要面臨轉變。由過去十多年很熟悉的學校、宿舍生活,回家後忽然要從頭適應;由以前每天習慣了的上課模式,忽然變得「沒有課要上」。

黃偉雄認為對照顧者來說一種挑戰,由以往一星期只需照顧2至3日,變成一星期照顧7日,特別是中度及嚴重弱智人士的自理能力相當差,簡單如洗澡、如廁也需要幫助:「你可以想像,如果你照顧一個擁有成人身體的小朋友,單是扶、抱這些動作也是一個難題。」智障人士父母多數也是上了年紀,本身已有很多老年化問題需要面對,所以無論智障人士或其家人,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適應情況,都會有很大落差。如果銜接期間沒有「到位」的服務,就會出現很多問題。

照顧者抑鬱或因「失去希望」

黃大仙倫常慘劇中的母親患有抑鬱症,黃偉雄解釋不是每個照顧者都有抑鬱,但的確會發生這種現象。首先,照顧者工作量大增;其次是智障人士畢業後,大量疑問會相應產生,「畢業後可不可以外出工作?」、「不能去工作可以去庇護工場嗎?」;加上中度、嚴重弱智人士宿位遙遙無期,照顧者須面對多種煩惱及負擔。

黃偉雄形容照顧者「連做人最重要擁有的『希望』都會忽然消失」,同時智障人士亦會出現情緒問題,例如發脾氣等等, 一下子出現很多不確定因素,讓照顧者感到壓力。這些壓力若無處紓緩,很容易讓照顧者走進死胡同,繼而引發更多情緒問題。

曾太:復康服務「不理想」

曾太形容香港的復康服務,不論是宿位或日間照顧,「似乎都不是很理想」。
曾太形容香港的復康服務,不論是宿位或日間照顧,「似乎都不是很理想」。

作為智障人士照顧者的曾太,兒子出世幾個月後便發現「有事」,其後被評估為嚴重智障。曾太在兒子小時候開始,就對他的未來感到擔憂。曾太形容香港的復康服務,不論是宿位或日間照顧,「似乎都不是很理想」。她提到一般復康服務的人手比例往往比較低,尤其是政府投放在特殊學校的資源,比投放在成人服務多很多,作為智障人士的家長,會變得非常徬徨。

曾太現時24小時貼身照顧兒子,經濟重擔落在丈夫一個人身上,她慨嘆只有自己一個人照顧嚴重智障的孩子,感到非常吃力,幸好家中有聘請外傭,否則真的是「完全沒有喘息機會」,作為照顧者亦容易倒下。

照顧者倫常慘劇不斷重演

事實上,黃大仙倫常慘劇並非單一事件,在2023年最少發生過7宗有關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同類案件,比較轟動的是9月秀茂坪一對55歲及53歲兄弟,因高齡母親病倒入院後,未能自理而餓死家中。再追溯到2020年,葵涌邨一個育有3名子女的中年母親,疑因照顧有中度弱智及自閉症、當時年滿21歲,返回家中居住僅4日的長子時不堪壓力,以膠枱布勒斃長子其後再割脈自殺。該名母親最終被救回並承認誤殺罪,高等法院最終判醫院令1年。

質疑社署服務欠缺連結

曾太質疑社會福利署的服務到「真正有事發生的時候」,往往發揮不到效用。
曾太質疑社會福利署的服務到「真正有事發生的時候」,往往發揮不到效用。

對於有關照顧者的悲劇再次發生,作為「同路人」的曾太心情十分難過,特別不明白為甚麼香港這個富裕社會,居然發生有人餓死的新聞。她疑惑怎麽在事件中,無論是鄰舍支援或政府在社區對智障人士的支援,所有系統均告失效:「為甚麽發生了這樣的事也沒有人知道?」

曾太認為身為照顧者的母親因事入院,醫院層面是否可以作相關跟進?「其實作為一個照顧者,我們常常說香港有很多服務,如果社會福利署真的能提供很多服務,所有服務中間是否欠缺了一些連結?」曾太質疑相關服務到「真正有事發生的時候」,往往發揮不到效用。

照顧者及家長人心惶惶

有關照顧者的慘劇其實不斷發生,黃偉雄相信只是今次事件比較嚴重,才會「顯現」出來,傳媒的報道亦相對較多,因而受到廣泛關注。這些駭人聽聞的新聞亦成為了照顧者之間的討論話題:「我們的家長會員都很震驚,覺得悲痛之餘也開始擔心自己。」甚至出現一些很悲涼的說法,他們開始問「將來我不在時子女會怎樣?」、「誰來照顧他們?」,甚至開始胡思亂想,覺得「子女先行一步,可能對他們來說也是幸福,因為最少有我照顧到底」。

黃偉雄說,每次慘劇發生之後,相關部門都會有新服務加上去,但他質疑為甚麽連最基本的教育服務和成人服務之間的銜接,仍然不能做好?皆因所有悲劇都源於這件事:「我們可以想像,如果有一個智障同學,畢業之後就立即可以進入成人服務系統,因應情況可能會去宿舍、庇護工場或展能中心,是不是可以避免悲劇發生?」

地區支援中心僧多粥少

提到地區支援中心,黃偉雄反映不少家長抱怨服務「雖然好,但配額不夠」。
提到地區支援中心,黃偉雄反映不少家長抱怨服務「雖然好,但配額不夠」。

現時社區上有不少協助殘疾人士的服務,如社署資助的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,為居住在社區中的殘疾人士及其家人、照顧者,提供一站式支援和服務。

提到這些地區支援中心,黃偉雄反映不少家長抱怨服務「雖然好,但配額不夠」。這些中心其實不單止要服務智障人士,還要服務包括視障、聽障、肢體傷殘、自閉症譜系或精神復原人士,分配到智障人士的資源並不足夠。

增撥資源政府不能只提一個概念

政府早前發表的《施政報告》提到,將會加強殘疾人士院舍及日間訓練服務,但隻字未提實際增加的數字。黃偉雄希望當局不要只提出一個概念,而是切切實實提出可以增加多少宿位、需要花多少時間去增加。他提醒政府需要做好相關規劃:「沒有規劃自然沒有一個可以執行的計劃。」他舉例,政府應先做有關智障人士的統計,統計到實際上有多少人有服務需求,然後再規劃,而不是單單表達「宿位會增加」、「會盡快做」等說詞,希望當局盡快給他們一個明確答案。

建立「個案經理」系統處理

黃偉雄指出,若在個案經理長期跟進下,可及早知道每個家庭的特殊情況,從而提早做出準備。
黃偉雄指出,若在個案經理長期跟進下,可及早知道每個家庭的特殊情況,從而提早做出準備。

對於連續兩個月發生有關智障人士的悲劇,反映社會支援措施未到位。黃偉雄解釋,現時很多服務都要當事人主動求助才會獲得支援,因此他很早以前已提議用「個案經理」制度處理,在個案經理長期跟進下,可及早知道每個家庭的特殊情況,從而提早做出準備:「如果有個案經理制度,已經可以幫到秀茂坪事件中那兩兄弟。」

黃偉雄舉例,現時相關服務人員只負責自己範疇,學校社工只負責學校範疇,醫務社工只負責醫療、醫院事務,但如果有「個案經理」以主動模式幫助智障人士家庭,秀茂坪事件中的母親入院後,便能經過醫院系統提早通知「個案經理」,「個案經理」知道事主正照顧兩名智障兒子,可即時作出跟進。

整合資源精準配對

香港現時約有9萬個智障人士家庭,黃偉雄認為在平衡資源下,應以主動模式跟進高危個案:「我們明白資源不是無限,但我們覺得關鍵是整合資源,再作精準配對。先把高危家庭識別出來,及早幫助他們,這是不需要增加很多資源的情況下,即時可以做到的事。」

123416

相關文章

最新文章